一、简介
机器人噪声性检测是通过测量机器人运行时的声压级、频谱特性等参数,评估其噪声水平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或应用场景要求,核心目标是减少噪声对操作人员健康、设备性能及环境的影响。检测涵盖整机、核心部件及不同工况下的噪声表现,为产品优化和合规性认证提供依据。
二、检测范围
整机检测:
工业机器人(如焊接、搬运机器人)、服务机器人(清洁、医疗机器人)等。
特殊场景机器人:水下机器人、航空航天设备等。
核心部件检测:
电机、减速器、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噪声特性。
动力系统(如风扇、液压装置)的声源定位与频谱分析。
场景化检测:
工业车间、医疗机构、家庭环境等不同应用场景的噪声适应性。
三、检测项目
1. 基础噪声性能测试
声压级测量:使用声级计测量A计权声压级(dBA)和C计权声压级(dBC),评估整体噪声水平。
背景噪声修正:排除环境干扰,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性(背景噪声需低于被测噪声10dB以上)。
2. 噪声专项分析
频谱分析:通过频谱分析仪检测噪声频率分布,识别异常频段(如31.5Hz~8kHz倍频程)。
噪声源定位:利用声学相机或多点传声器阵列定位主要噪声源(如电机振动、齿轮摩擦)。
噪声暴露评估:计算连续等效声级(Leq)和峰值声级(Lpeak),评估操作人员听力损伤风险。
3. 场景化验证测试
工况模拟测试:在满载、空载、变速等不同运行状态下测量噪声变化。
环境适应性测试:高温、高湿等极端环境下噪声稳定性验证。
四、检测标准
类别 标准示例
通用标准 GB 3096-2008(声环境质量标准)、ISO 11200系列(机器噪声测量通用方法)
工业设备 GB/T 3768-2017(机械噪声声功率级测定)、ISO 4871(噪声标签要求)
家用机器人 IEC 60704(家用电器噪声限值)、GB 19606-2004(家用电器噪声限定值)
特殊场景 ISO 1996-2(环境噪声评估)、GB 12348-2008(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)
五、检测流程与注意事项
测试环境要求:
温度范围:0~40℃,相对湿度45%~75%,避免强电磁干扰和振动。
测点布置:根据机器人尺寸确定距离(小型设备30cm,大型设备100cm)和传声器位置。
仪器校准:
声级计、频谱分析仪需定期校准(如使用标准声源校准)。
数据记录与判定:
合格阈值:A声级≤65dB(家庭场景)或≤85dB(工业场景),频谱无异常尖峰。
失效案例:电机异响(高频噪声超标)、密封结构振动导致声压级突增。
通过上述检测,可系统性评估机器人噪声性能,优化设计缺陷,确保其符合环保、健康及行业标准要求。